
濮阳市“四破四立”抓基层团建
今年以来,团濮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共青团基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始终保持大抓基层的工作定力,不断革新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按照在推动重点上破繁立简不断提升组织覆盖、在团员发展管理上破散立聚持续增强团员先进性、在工作成效上破虚立实推动团组织作用发挥、在团干部管理上破满立先狠抓从严治团的“四破四立”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基石工程”。
上半年工作情况
在推动重点上破繁立简,不断提升组织覆盖
在去年整体推进,完成各项工作指标的基础上,濮阳市基层团建工作更加突出重点领域,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团的组织覆盖。一是明确一本账。一方面,对上掌握成绩单,积极对接团省委对口部室,主动认领工作任务,掌握组织覆盖成绩单,及时召开县区推进会,通报工作指标;另一方面,分领域对接市直有关部门,全面掌握全市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一手资料,兜清底数,量化指标,做到全市建团一本明白账。二是突出两个重点。在学校领域,对全市学校建团情况进行摸排,所辖197所中学、中职、高校已全部建团,全面扫清组织覆盖盲点。在社会领域,依托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集中团建活动,上半年新成立会员企业团组织28家,团建覆盖率超过42%;在已建立党组织村,紧抓乡村振兴实施机遇,将农村75%建团目标纳入了《濮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三年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推动农村团建工作。三是聚焦三大行业。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互联网、青年社会组织团工委作用,在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中开展团建工作,推动“星汉生物” “南排六号”、393寻亲救援队等一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建团。
在团员发展管理上破散立聚,持续增强团员先进性
以科学发展、严格管理团员为出发点,团市委将部分工作权限“上收”,统筹调配、集中审核,充分发挥“总开关”作用,促进团员发展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到“四个统一”:一是发展计划统一研究。团市委书记办公会对各县区、市直属团组织2020年团员发展计划进行专题研究,严控初、高中毕业班团学比,明确发展批次、调控要求和激励措施。二是干部队伍统一培训。组织召开全市学校战线基层团建工作会议暨第一期基层团建工作培训班,强调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开展业务指导。三是团员发展统一审核录入。团市委组织各单位到机关进行统一信息审核、编号分配和集中录入,杜绝了不满14周岁入团、超计划发展、超名额使用编号等情况发生。上半年,按计划发展团员6256名,“智慧团建系统”录入率100%。四是教育管理统一标准。对标“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将8课时团课教育、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作为入团积极分子的“必答题”,强化团前教育,确保团员发展质量。
在工作成效上破虚立实,推动团组织作用发挥
坚持“质”“量”并举,始终把团组织建起来、活起来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更加注重作用发挥,让工作成效从“线上”向“线下”拓展。一是农村、社区团组织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疫情期间乡镇、街道团委带领农村社区团组织积极发挥桥头堡作用,动员全市214名第一团支书、1万余名大学生、2万余团员,主动向村委、社区报到,按照要求开展卡点值守、消毒消杀等防疫工作,有效补充了基层防疫力量,在大考面前经受了淬炼,展现了青年作为和团员风采。二是非公企业团组织助力复工复产。在团市委的号召下,团属协会、非公企业团组织先后向省青基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筹集捐赠物资260余万元;青年电商联盟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积极带动网红主播参与电商助农活动,在6月12日团市委主办的“青”力助农“抖”来行动的农产品展销会上,实现线上线下销售380余万元,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微信公众号、河南团省委微信公众号分别转发。三是青年志愿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河北五地市组织3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同饮一渠黄河水、六地共建青年林活动,成立74支“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开展巡河护河活动等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引领广大青年在重点项目建设发挥生力军作用,联合中铁三局线桥公司成立全省首家“郑济高铁”青年突击队,开展“抗疫情保增长 高铁架梁大干100天”活动,同时,联合市发改委下发《在省、市重点项目中深入开展青年突击队青年建功行动的通知》,助力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四是注重工作成果转化。及时总结共青团参与疫情防控斗争工作经验,将疫情防控斗争中的新思想、新群体进行凝聚、固化,推动工作成果转化为组织成果。将1万余名参与疫情斗争的在濮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纳入统一管理,组建濮阳市“晨曦”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吸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的优秀电商企业成为青企协会员,组建成立青年电商联盟,汇聚电商助农的青春力量;正式组建成立濮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帮助青年志愿者找到组织,扩大有效覆盖。
在团干部管理上破满立先,狠抓从严治团
面对着全省团干大抓基层、奋发拼搏的势头,团濮阳市委在去年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坚决克服“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勇争先进的工作姿态,从严从实推进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签订“军令状”。坚持基层团建工作“书记负责制”,团市委机关各部室按照责任分工,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任务;组织召开县区团委书记基层团建工作部署会,下发工作台账,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持续“充好电”。将团章、团内相关规定、团内文件要求制作成学习要点,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定期下发,组织学习;汇总整理外地市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先进做法,每月编发1期《基层团组织建设资讯》,指导启发全市团干开展工作。三是用好“考核棒”。坚持以考促学,采取集中测试、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各级团干部学习情况,并进行团内通报。今年以来,组织市县乡三级团干部进行专题理论测试1000余人次,对各县区团干部考试情况6次通报。加强督导考核,对基层团建、青年大学习等专项工作进行排名,定期通报,把工作绩效与团内荣誉挂钩,激发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四是指导“点对点”。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常态化调研,团市委书记班子,机关各战线负责同志先后深入非公企业、农村社区、中学中职督导基层团建示范点建设工作40余次,对梳理排查出的不规范、不合规的突出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整改,确保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下半年工作计划
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提高社会领域组织覆盖
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大力开展团建活动,实现党建带团带一批;发挥市青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中重点企业的团建引领作用,在汽车、地产、餐饮、律师、文体等协会中开展集中团建活动,实现行业协会促一批;推动河南省街舞联盟濮阳分会、濮阳卫风乐团等有条件的新兴青年群体成立团组织,在新兴领域推一批;依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各县产业集聚区,在重点项目企业和上下游行业链条企业开展团建活动,实现产业园区建一批;推动全市十强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不少于5家,实现网络阵地联一批。
推进六个一行动,促进学校领域强基固本
建立一个组织,强化教育团工委作用,配强工作力量,加强团教协作,明确责任主体,推动中学共青团改革落细落实。制定一套工作指引,制作《学校共青团工作指引》,明确学校团组织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对团员发展管理加强指导。规范一批团校,引导学校分类、分批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发挥团员教育阵地作用,命名一批团校建设示范点,以团校建设牵动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一轮培训,年内对全市中学团委书记轮训一遍,提升业务水平,推动工作开展。展示一次风采,举办全市中学共青团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项目大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展示组织活力。组织一次学校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核查,针对团员档案规范化和违规发展团员等工作,开展一轮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危机行为,提高团员发展质量。
扎实推进七项措施,激发组织活力
开展星级评定,制定团支部评星定级标准,对全市团支部进行考核评价,树立红旗、打造标杆。打造团建示范点,按照每个县区不低于3个,各领域不低于2个的目标,开展团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建设水平。明确工作标准,整理各领域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标准,对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保障机制等内容进行明确,指导工作开展。组织交流培训,年内分片区开展示范点观摩活动,强化经验交流。开展评先评优,年内对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表彰,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团组织、团干部、团员进行表彰,做到学有标准、做有榜样。落实基层团建联系点制度,团市委书记班子和团市委机关各部室分包县区,一线指导。推进联建共建,整合市青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校的人力和资源优势,与社区、农村组织开展联建活动,搭建资源互补平台。(全面加强对基层团建工作的领导,激发组织活动,提升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深入开展八项活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围绕理论培训、自主学习、业务提升、岗位练兵、经验交流、干部讲坛、能力拓展、工作调研等八个方面,实施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现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的工作目标,锻造一支“张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
